【三教九流过眼录】老友杨博兴衰史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魏承思 学者、传媒人 日期: 2018-01-03

出狱后的杨博在商场几乎是从头开始,大环境变了,迈出的每一步都更为艰难,但他永不言败,永不气馁。

80年代中叶,认识杨博的时候,他是上海金三角企业家俱乐部的创始人和副秘书长。当时,我在组织企业文化的研讨活动,编写国内第一套企业文化丛书,于是就和他有了密切来往。杨博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办事干练,待人热情大度,因此交游广阔。1986年,我们筹备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部长潘维明就把杨博借调到市委宣传部。他利用在企业界的人脉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基金会。到了年底,潘维明被送去中央党校学习,主持工作的副部长坚持不让杨博正式调入宣传部。一年后,杨博被迫下海,去珠海创业。

1991年,杨博在广东的事业渐有起色,创立了恒通集团。某日,他回上海邀我吃饭聊天。听说我准备赴美留学,表示遗憾,说其事业蒸蒸日上,本想在上海投资一家酒店,使落难后的老友们有个聚会的地方,将来或有机会再一起做点事。我只能答以人各有志,来日方长。从此各奔东西。

1994年夏,我第一次回国,准备去香港工作,杨博正在上海。我去他下榻的酒店,只见他前呼后拥,电话不断。他对我说:“现在事业做大了,压力也大。几千名员工等着吃饭。没资金时要筹措资金,有了资金要尽快找项目投出去。”此时国内经济过热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我劝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考虑到海外投资。他说:“国内生意都做不过来,没有精力再去海外拓展了。”寒暄几句后,他说在上海没法坐定下来和我畅谈,过几天去香港找我。

两三个星期后,我果然接到他的电话。此时,杨博的恒通集团已经拥有二十多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主营业务横跨房地产、航运、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他还和著名导演谢晋合作,在上海创办了“谢晋恒通艺校”和“谢晋恒通影视公司”,投资开拍多部电影。杨博邀我下海,我婉言谢绝说:“经商非我所长,将来你若有意投资传媒,我再来助你一臂之力。”说话间,他拿出一个装满现金的厚信封递给我说:“赚到钱就是大家一起花的。现在钱多了,但知己朋友少了。”我推辞说钱够用,不受无功之禄。他知道我的脾气就没再坚持。去吃晚饭的路上,他把我领进一间高级服装店说:“香港以衣帽取人,你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不修边幅了。”执意要给我买一套西装和一打衬衣。我推掉了西装,收下了衬衣。

此后一段时间里,杨博在香港建立了分公司,和香港汤臣集团洽谈资产置换。每次来港,只要有空就会约我见面,我发现他越来越焦虑,问他是否经营遭遇了困难。杨博每次都笑笑说,总有办法过去的。其实,此时的恒通因为盘子铺得太大,扩展速度太快,又遇到银行收紧银根,出现了严重的支付困难,已经积重难返。1999年底,我回上海约杨博吃饭聊天,当我掏出信用卡结账时,他没有阻拦。那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我明白他确已陷入困境,问道:“你有没有留下一点维持生活的钱?”他说:“恒通的船太大,沉得太快。户口都被银行冻结,我来不及准备退路了。”我说:“多年老友,你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他吞吞吐吐地说:“西安还有一笔生意在谈,但差旅费都拿不出来了。可以的话,借我3万元。”我说,回去就给你汇款。当我回到香港打电话问他账号时,杨博说不必汇款了,那笔生意做不成了。老友就是一个如此讲诚信的人。

过了半年,传来杨博因非法集资被拘留的消息,那是他病急乱投医,落入了一个台商设下的陷阱。过了一段时间,听说杨博出狱了,我就赶往上海去看他。出狱后的杨博反而心宽体胖了,还想重振旗鼓,谈了不少商业计划,其中包括在中缅边境开采森林资源。我回港后就找到相熟的华懋集团老板龚如心,推销杨博的计划。龚如心很有兴趣,要我尽快送去相关资料。可是资料送去后就石沉大海,大概是评估的结果不佳。我没能帮上老友的忙,郁闷了好几天。

出狱后的杨博在商场几乎是从头开始,大环境变了,迈出的每一步都更为艰难,但他永不言败,永不气馁。其实,在商场上兴衰成败是平常事。杨博当年的辉煌没有令我钦佩,但他后来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持却让我感动。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2 第27期 总第725期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12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