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享家”的星辰大海
当全球首富决定“出走”,目的地会是哪里?
答案是星辰大海。
对于亚马逊(Amazon)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而言,“星辰大海”不再只是一种文字意象。据4月发布的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过去一年,贝索斯的财富膨胀了640亿美元,达到1770亿美元。
5月,他刚刚被曝出将成为一艘超级游艇的主人。这艘游艇即将完工,造价超5亿美元,长127米,配有三个巨大的桅杆,“若把船身竖起来,高度堪比胡夫金字塔。”
仅仅一个月后,6月7日,贝索斯在Instagram上宣布,他将成为旗下航天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首批太空乘客,乘坐亚轨道飞行器New Shepard,进行一场11分钟左右的太空旅行。
相比大海,贝索斯对太空的热情由来已久。
在宣布载人计划的视频中,贝索斯展示了一张他孩童时期的照片。那是一个头发茂密卷翘的男孩,上身略显瘦削,穿一件宽大的红色T恤,双臂张开,双腿套着深蓝色牛仔裤,伸得笔直。快门按下的瞬间,男孩正从一个旋转滑梯滑下。滑梯的主体印有“USA”字样,像是一个火箭模型。男孩杰夫嘴巴大咧,眼镜背后,满眼兴奋。
“五岁起,我就一直梦想着去太空旅行。”贝索斯在视频里说。他说的是1969年,那年的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等三名宇航员搭乘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了人类首次登月。52年后,贝索斯将自己的首次太空旅行安排在了同一天。
贝索斯邀请了他的弟弟、也是他“最好的朋友”马克·贝索斯(Mark Bezos)一起参与这场“最伟大的冒险”。马克·贝索斯今年53岁,比哥哥杰夫·贝索斯小5岁。根据马克·贝索斯LinkedIn 页面简介,他“在多家科技公司出任董事,并担任贝索斯家族基金会主任”。此外,马克·贝索斯还曾在纽约州韦斯特切斯特郡担任过十几年的志愿消防员。
除了贝索斯兄弟,此次太空旅行的另一个“席位”会以竞拍的形式确定。美国时间6月12日,为期一个月的竞拍结束,最终该席位以2800万美元的高价拍出,获胜者的姓名尚未公布。根据蓝色起源公布的信息,早在6月7日,在线竞标就已吸引了来自143个国家的近6000位竞标者。
▲2001年,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 (Dennis Tito)(左一)乘坐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 图 / NASA
过去几十年,许多富豪都曾兑现过自己的太空情结。早在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商人丹尼斯·蒂托 (Dennis Tito)就曾乘坐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他为这趟为期8天的太空之旅支付了2000万美元(注:按照当时的汇率,费用超过1.6亿元人民币)。
十周年纪念时,丹尼斯·蒂托曾为BBC撰文,“(事后)我常想,即便(那场太空旅行)会让我倾尽所有,余生仅靠社保金度日,我也是快乐的……那种完满的感觉会让你觉得,余生的其他经历都只是附加。”
贝索斯虽然不会是首个太空游客,却有可能成为首个亲身体验到自己投资的火箭技术的商业大亨。在财富、权力和技术发展等推动下,童年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在6月的《经济学人·商论》中,贝索斯被形容为“梦享家”。对于“梦享家”来说,这种乘坐自家火箭的快乐,或许远胜一张“太空游客票”。
▲贝索斯与蓝色起源团队在试验成功降落的火箭助推器前庆祝 图 / Blue Origin
如果计划顺利,7月20日,贝索斯将乘坐New Shepard的6人座载人舱,在一座59英尺长(注:约17.98米)火箭的助推下,加速上升,期间,乘客将承受三倍以上的重力加速度。在距地面约76公里的高度,助推器将与载人舱分离。载人舱继续上升,直到越过距地面超100 公里的卡门线(注:Kármán Line,卡门线由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用于划分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
▲六人座载人舱内部 图 / Blue Origin
在到达最高点后,载人舱将逐渐下降,并在三个降落伞的辅助下回到地球,降落在美国西德克萨斯的荒漠地带。助推器也会被回收。在到达最高点前后,乘客将有约三分钟的失重体验,他们还能透过座位旁宽敞的窗户,看到暗黑的宇宙深空和弯曲的地平线。
“只有 569 人曾飞越卡门线。有了New Shepard飞船,我们将带来显著改变。”2021年5月,在首次宣布7月20日的载人计划时,蓝色起源的销售总监Ariane Cornell表示。
7月20日,New Shepard会迎来新一次飞行。这次坐在倾斜的黑色真皮座椅上的,将不再是Mannequin Skywalker——用于撞击试验的假人模型,而是那个在高中毕业演讲时就宣称要“为两三百万人建立外太空殖民地”的杰夫·贝索斯。
“这不是仅为富人设计的消遣”
或许在贝索斯看来,成为New Shepard的第一批乘客,是舍我其谁的“伟大冒险”,但对于亚马逊的投资者,这仍是不得不关注的风险事件。
▲2021年4月14日,搭载New Shepard的火箭再次成功发射 图 / Blue Origin
长久以来,在亚马逊财报的“核心管理层变动风险”部分,贝索斯都是唯一被提及姓名的高管。不过,2021年4月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中,贝索斯名字前的措辞由“particularly(特别是)”变成了“including(包括)”。这一微妙的变动被视为亚马逊管理层权力转移的表现。
变动的消息最早由贝索斯在2月的一封公司内部信中宣布:“我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转任亚马逊董事会执行主席,安迪·贾西(Andy Jassy)将担任首席执行官。”安迪·杰西此前是亚马逊云业务(AWS)负责人。
5月,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贝索斯进一步宣布将于7月5日正式卸任CEO,这一天恰好是亚马逊 27 年前成立的日子。卸任后,贝索斯将投入更多时间到包括蓝色起源在内的其他项目。
虽然贝索斯从未放下过自己的太空梦想,但直接推动蓝色起源诞生的,是一部199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这部名叫《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的电影改编自前美国宇航局工程师霍默·希卡姆(Homer Hickam)的回忆录《火箭小子》(ROCKET BOYS)。电影讲述了一个矿井小镇的普通高中生在废弃的煤渣场建立火箭发射基地、最后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电影结束后,贝索斯向一同观影的好友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提及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创办一家航天公司。“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现在就行动?”科幻作家斯蒂芬森回说。一年后,贝索斯创立了蓝色起源。
蓝色起源现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可重复使用的发射系统,让太空旅行变得便宜、频繁且方便。在贝索斯看来,这是让人类有能力离开地球的前提,随着能源消耗逐年增加,离开地球或许是人类持续繁荣的选择。
▲2021年4月14日,New Shepard载人舱在三个降落伞的辅助下返回地面 图 / Blue Origin
2016年,蓝色起源首次对记者敞开总部大门。当时,贝索斯这样形容他想象中的未来,“让地球的大部分地区回归更自然的状态”,“大学、住宅和轻工业。”他将太空旅行视作蓝色起源商业化的第一步,“这不是仅为富人设计的消遣,而是推进新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就像早期飞机和电子游戏的发展刺激芯片技术不断进步一样。”
蓝色起源成立的最初几年,一直是一家低调而神秘的公司。即便在2005年,贝索斯宣布了自己的火箭开发计划,外界也对此知之甚少。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新闻出现在2003年,发生了一场险些危及贝索斯性命的事故。
2003年3月6日上午,德克萨斯州西南部偏远地带,一架五人座的小羚羊直升机载着贝索斯一行人考察。他希望购置一片荒漠牧场用于蓝色起源项目的发射和测试。
那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39岁的贝索斯还远谈不上闪耀,他以25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147位,净资产是首富比尔·盖茨的6%。然而,2003年依然意义非凡,创立8年来,亚马逊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
《华盛顿邮报》记者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Christian Davenport)在《太空巨头:埃隆·马斯克、杰夫·贝索斯和占领宇宙的征程》一书记录了这场事故的部分细节。
当时,贝索斯正在参观一处峡谷。山区天气善变、常有阵风,出发前曾有当地人建议他们骑马考察。可为了尽快赶回公司,贝索斯希望将考察时间压缩在几小时内,最终选择了直升机。
就在直升机从峡谷起飞不久、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时,上升中的直升机在一阵强风的影响下,突然失控下坠,撞到一个小土丘后,翻倒在一处浅溪中。旋转叶片和尾桨均不同程度受损。幸运的是,除一人脊椎骨折外,包括贝索斯在内的其他人都只受了轻伤。
一年后,在接受商业杂志《Fast Company》采访时,贝索斯回忆起那次事故,语态轻松。“人们常说(在你生命极其危难的时刻),过往的人生经历会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但在坠落前的几秒,贝索斯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真是一种愚蠢的死法。”
“如果说有什么收获,就是日后尽量避免乘坐直升机吧,它们不像固定翼飞机那么可靠。”说完这话,贝索斯“歇斯底里地大笑”, “仿佛和死神擦肩而过,是他能想象到的最有趣的事”,《Fast Company》的记者Alan Deutschman这样描述他眼前的场景。
或许贝索斯并未受到当年事故的影响,但要实现自己的太空梦想,安全仍是第一要务。“安全,我们的首要目标”也被写在了蓝色起源网站的显著位置,“New Shepard已连续 15 次成功执行任务,其中包括 3 次逃生测试,表明机组逃生系统可以在任何飞行阶段安全启动。”
至少2800万美元的竞拍价代表了支持者的信任。毕竟,还有什么比首富创始人亲自下场更好的背书呢?
乌龟赛跑
2016年,首批参观蓝色起源的记者大都对该公司的盾徽纹章印象深刻。
盾徽纹章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用以辨别家族或机构的身份,如今仍被许多机构和个人使用,通常由一个盾牌、支撑物、饰章及铭言组成。
除了两只相对而立、仰望天体的乌龟,还有一个带着翅膀的沙漏,沙漏两侧的飘带上写着蓝色起源的座右铭——“Gradatim ferociter”。这是一句拉丁文,字面意思大概是“凶猛向前,一步一个脚印”。
贝索斯对蓝色起源的理念设定和发展设想,或许可以从一系列精心甄选的意象中读出一二。比如蓝色起源的标志,一片羽毛,“是完美飞行的象征,代表自由、探索、流动和进步”;比如带着翅膀的沙漏,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墓地标志,意喻人类生命的流逝,以及翻转后新的开始;比如乌龟,出自龟兔赛跑的故事,贝索斯的解读是“慢意味着平稳,而平稳就是一种快”。每次New Shepard的乘客舱着陆后,工作人员都会在舱门喷涂一只乌龟的图案,并附上测试任务的代码和日期。
虽然在外界看来,贝索斯在离任亚马逊CEO16天后,就开启首次太空旅行,多少有些突然,但这很难说不是一场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序幕。
▲从载人舱窗口看到的景色 图 / Blue Origin
蓝色起源将自己定位为“凶猛的乌龟”,可这一领域从不缺乏“凶猛的兔子”。那些步伐迅速的竞争者会不会是龟兔赛跑里的那种“兔子”,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的是,长期以来,蓝色起源都不是该领域最亮眼的明星企业。
提起太空创业,大众最先想到的大多还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即便后者比蓝色起源的创立还要晚两年。马斯克也是特斯拉(Tesla)的CEO。在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贝索斯和马斯克分列前两位,资产均超过1500亿美元。
根据公开资料,SpaceX的投资者包括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以及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等。2021年4月,SpaceX提交的公开文件显示,其在过去两个月陆续通过股权融资筹集了约11.6亿美元。CNBC的消息则称,SpaceX的估值已飙升至740亿美元,相较去年8月,上涨了约六成。
对于这一代科技大亨来说,辽阔的太空更能满足伴财富而生的使命感,特别是当使命的实现是门不错的生意时。
近年来,贝索斯一直公开宣称,蓝色起源是他“最重要的工作”,“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其他业务,其重要性都无法与之匹敌。”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贝索斯将亚马逊比作一张“彩票”,宣称自己会每年减持约10亿美金的亚马逊股票,以资助蓝色起源。
过去十几年来,贝索斯和马斯克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不断升级。即便是项目取得各种阶段性进展后,双方在社交网站上互相道贺,字里行间也经常暗藏“刀光剑影”。
虽然这场竞争的舞台看起来足够大,但发生在地球上的一切,依然受制于有限的资源,无论是无形的声誉、影响力,还是有形的政府资金或资源支持等。
据美国航天领域投资机构Space Angels在2019年发布的调研报告,2000至2018年间,67家航天创业公司共计从美国政府获得 72 亿美元的投资。SpaceX是最典型的受益者,在其创立的头十年,SpaceX消耗的资金一半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订单。
蓝色起源和SpaceX最近的冲突发生在2021年4月。4月中旬,NASA宣布将选择SpaceX的Starship(星舰飞船)来执行其历史上首个商业月球登陆计划。这意味着,SpaceX淘汰了蓝色起源和Dynetics这两家竞争对手,拿到了一份价值28.9亿美金的独家合同。
2020年10月,NASA首次公布“阿尔忒弥斯”(Artemis)登月计划,要在2024年再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这将是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以来的首次载人登月。按照当时的规划,NASA将至少在这三家竞争企业中选择两家,以保持竞争氛围。可无奈后期国会通过的款项仅为NASA上报预算的一小部分,后者最终选择了SpaceX,主要原因是“报价最低”。
然而,蓝色起源和Dynetics并不打算平静接受。结果公布后,二者相继向美国政府问责局 (GAO)提出抗议。
蓝色起源认为,NASA在得知其预算大幅缩水后,并没有给予所有竞争者修改竞标价格或调整提案的公平机会,“(NASA)在(射门)最后一刻移动了球门柱。”这并非美国政府问责局第一次接收到针对NASA主要合同的抗议,SpaceX也曾在2019年提出过抗议。
目前,NASA已暂停与SpaceX的合同执行,直到8月4日美国政府问责局做出裁定。这意味着SpaceX尚无法获得合约的首批资金。除了抗议,蓝色起源还在积极游说其在国会的盟友,继续争取NASA的订单。
对此,马斯克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做了简短但意味深长的回应,暗指蓝色起源在火箭发射技术上落后于SpaceX。在给贝索斯旗下报纸《华盛顿邮报》的回应声明里,马斯克进一步表示,“要想蓝色起源获得成功,他(贝索斯)就需要全职经营。坦率地说,我希望他这样做。”
接下来的几个月,围绕超级订单该如何分配,暗战与博弈还将继续,并将一直延续。
▲贝索斯 图 / IC photo
不过对于亿万富翁梦们为人类描绘的未来图景,部分民众似乎并不“领情”。就在贝索斯宣布“伟大冒险”的第二天,美国政治倾向偏左的非盈利新闻网站ProPublica就曝出了贝索斯等超级富豪的税务数据。
据ProPublica介绍,美国联邦所得税的税法规定,美国人需要为投资分红、股票变现等实际收入缴税,但不必为仍持有而尚未变现的股票或房产等资产的增值部分而缴税。依据ProPublica获得的美国国税局数据显示,从2014到2018年间,贝索斯的实际财富暴增了990亿美元,但他所缴纳的税款仅为9.73亿美元,核算下来,首富的“真实纳税率”仅有0.98%。与之对应,巴菲特和马斯克的“真实纳税率”分别为0.1%和3.27%。“同期内,一个美国中产家庭的财富大约增长了6.5万美元,5年的联邦所得税总额却高达6.2万美元,‘真实纳税率’达到95%”,ProPublica指出。
报道发布后不久,一位用户名为“Ric G”的美国网友线上呼吁“阻止贝索斯回到地球”。截至6月22日中午,已有超68000人签名支持,并在持续增长中。
美国天文学家、作家卡尔·萨根 (Carl Sagan)曾在《暗淡蓝点》一书中写道,“天文学有益于人类塑造谦逊的品格。或许再没有比远望这个暗淡蓝点更让人意识到自负的愚蠢。”
或许待7月20日,贝索斯平安归来,他会亲自在舱门喷涂上一只新的乌龟,无论那象征着野心还是谦逊。
(参考资料:CN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Fast Company》《大西洋月刊》、Business Insider、Geekwire、财新等)